為什麼,不發現金?
所有解釋「發現金會存起來,不會有經濟效益」、「五倍券才能振興經濟」的網友們,先等一等。
先把我在今天節目中放的影片看完,再開始評論不遲。
2008年,馬英九前總統因為金融海嘯之後的「消費緊縮」,發放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,企圖振興經濟刺激消費。
當時,民進黨上上下下,一致反對,包括許多立委,還有主席蔡英文、立委賴清德。
「為什麼不發現金?」這句話,不是我黃暐瀚先說的,是蔡英文總統,與賴清德副總統,在2008年就說過的。
去年三倍券、今年五倍券,不發現金,同樣發券,每發一次,蔡總統都應該跟馬前總統「道歉一次」。
不過今天這邊,不扯政治立場或攻防,我要談的,是發現金與發振興券的「差別」。
就像一個人出車禍受傷,急需治療,你就給他治療,而不是還沒治療,傷口仍在滴血的時候,就已經忙在討論要挑選什麼「復健器材」一樣,這有時序的問題。
你得先「救命」,然後「救急」,才來「救窮」。
發券的行政成本高,算不算浪費,我先不談。我就問一句,不管幾倍券,對於已經走投無路,身無分文,活不下去的社會最底層,最艱困的人來說,是「活下去」重要?還是挑選哪個app,計算「怎麼用券更划算」重要?
振興券,是振興經濟用的。現在疫情尚未結束,疫苗仍在施打,你是想怎樣「經濟振興」?是可以群聚吃飯,報復性出遊了嗎?
先發現金,再針對重點紓困,等疫情過後,再來「刺激消費」不晚。
看到這邊,依舊想論辯的網友們,再等一等。
回頭看看2008年的蔡總統,怎麼說?
暐瀚 2021-8-6 de 台北